東急電鐵的標誌性列車“綠蛙”被認定為機械遺產 – 其獨特的“圓形車身”使得東橫線的提速成為可能

日本機械工程師學會 (JSME) 已將東急車輛製造(現為日本運輸技術,橫濱市金澤區)為東京急行電鐵(現為東急電鐵)製造的“5000系列(第一代)”通勤列車評為2025年度“機械工程遺產獎”,以表彰其歷史悠久的機械工程。

其弧形橫斷面的設計靈感源自飛機

「機械工程遺產獎」是由該學會舉辦的年度活動,該學會由從事機械工程工作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組成,旨在將日本寶貴的機械工程技術作為文化遺產傳承給後代。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委員會從提名的候選項目中選出了六項,並宣布它們成為今年的“機械工程遺產獎”獲獎者。其中,「東急5000系列電車,採用弧形車身,實現輕量化」被認定為第128號遺產。

5000系列電車於1954年至1959年間生產了105輛,因其弧形車身橫截面的「殼體結構(又稱硬殼式結構)」而備受讚譽。該系列電車打破了鐵路車輛傳統的方箱式車身結構,開發出一種獨特的橫截面,即底部凸起、頂部收窄,在保持強度的同時實現了輕量化。該設計靈感源自東急車輛株式會社前航空工程師設計的圓形圓柱形飛機,其創新性使其獲得了“無翼飛機”和“綠蛙”等綽號,讓人聯想到車廂的全綠色塗裝和圓形造型。

時隔70年,橫濱重回故地

被稱為「超輕型列車」的5000系列列車採用全鋼結構,並因電動馬達的引入而減重超過10噸。它最初在東橫線上以105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主要作為特快列車,僅用34分鐘便可連接澀谷站和櫻木町站(當時稱為“櫻木町站”)。後期,它被轉移到包括大井町線在內的東急電鐵各條線路,還有一些被轉移到長野電鐵、福島交通和熊本電鐵等地方私營鐵路。然而,由於老化,它已經退出了商業運營。 2006年至2020年,澀谷站八公口前,一輛5000系車廂的模型被改造成遊客資訊中心,這場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車體結構輕量化技術後來被應用於小田急電鐵首列3000系「浪漫特快SE」和首列新幹線0係等著名高速列車,並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成為事實上的標準。被認定為機械工程遺產的5000系列的首發車,是1956年作為東急電鐵的“Deha5015”製造的,1980年轉讓給長野電鐵,1997年報廢。 2022年4月,日本運輸技術宣布將收購這輛車,作為其10週年紀念項目的一部分,Deha5015在製造近70年後重返其誕生地,目前正在其橫濱工廠進行修復工作。

預覽本文相關路線圖

最新鐵路旅遊新聞